当前“雨水”已过,我省冬小麦将从南到北陆续进入返青期,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即将到来。农时不等人,目前我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应加强小麦春季管理工作,确保小麦丰产丰收。近期,5168cc银河官网娱科技人员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对我省麦区当前苗情、墒情及病虫草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当前小麦生产特点,提出今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供有关技术部门和农民朋友参考。
小麦苗情、墒情特点
01
苗情基础好
越冬前小麦群体足、个体壮,苗情总体好于常年。一、二类苗比例增加,三类苗比例下降。据省农情调度调查,一类苗面积占53%,二类苗面积占41%,三类苗仅占6%。一类和二类苗比例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省主体麦田亩总茎数70万~80万,群体较为适宜,小麦主茎叶龄为4叶1心至5叶1心,单株茎数3~4个,次生根3~5条,3叶大蘖和次生根数量均显著高于常年。
02
墒情较好,冻害轻
去年小麦播后大部分麦区普降小雨,为小麦出苗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水分。越冬前冀北麦区普浇冻水,冀中南麦区浇冻水比例在一半以上,越冬前土壤墒情较足。2020年元旦过后,除沧州、保定北部外,大部分麦区出现大范围降雪,雪后麦田积雪厚度约在8~10厘米,气温最低的1月份麦田有积雪覆盖,对小麦安全越冬十分有利,小麦普遍带绿越冬,冻害轻。2月14日,我省再次出现降水过程,降水区域覆盖除邯郸、邢台以外大部麦区。降水量较大区域为沧州大部与保定东部,达到10毫米以上,石家庄、衡水大部地区在5毫米以下。此次降水有效缓解了前期土壤墒情较差的沧州与衡水北部地区。目前,除沧州中西部降水少的个别县墒情较差外,我省绝大部分麦田基本没有干土层,墒情显著高于常年,对小麦返青十分有利。
据省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半个月,衡水、邢台东部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其他地区接近常年。目前,邯郸南部小麦已出现返青迹象,根据目前墒情苗情,预计今年小麦返青期略早于常年。
麦田存在的主要问题
01
病虫害与杂草发生加重
一是土壤湿度大,导致春季部分病虫害风险增高。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预测,今年小麦赤霉病、蚜虫偏重发生,小麦条锈病部分地区偏重发生,草地贪夜蛾发生风险较高。河南南部等地冬前已见条锈病,发生时间早,菌量大。山东冬前发现草地贪夜蛾。我省需高度关注。春季湿度大会导致杂草发生早、发生量大。冬前化学除草面积小,增加了春季杂草防控难度。
02
个别地块出现问题苗
经冬前实地调查,个别地方由于秋季防治禾本科杂草技术不当,造成除草剂药害,冬前出现黄苗。少数地块由于灌冻水时间过晚,造成小麦冬前出现冻害,叶片枯黄。这些麦田越冬后苗情差,成为典型弱苗。邯郸地区少数地块播种过早,形成旺苗。中北部地区种地大户部分地块播种偏晚,苗情较弱。
春季麦田管理关键技术
小麦春季管理根据“节水节肥、绿色高效”的原则,依照分类指导、科学管理的策略,以科学肥水管理与病虫草害防控为重点,因苗因墒,科学分类,合理促控,加快苗情转化升级,促穗数、保粒数、争粒重,实现丰产丰收。重点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水肥管理关键技术
01
返青——拔节期
返青——拔节期肥水管理是小麦春管的关键环节,科学合理运筹此期肥水,可以调整群体发育,促弱控旺,调控小麦向合理群个体指标发展,获得合理产量三要素结构,对小麦丰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主体麦田:一类、二类麦田是主体麦田,由于今年主体麦田群体足,墒情较好,水肥管理时间可根据墒情适度推迟,大部分足墒地块可推迟到起身末期到拔节中期。此期肥水可以促根早发、促苗健壮,提高分蘖成穗率与穗层整齐度,增加穗数效果明显。墒情较差的地区可提前到起身初期。起身拔节期肥水能够减少小穗退化、减少不孕小穗数、促进小花分化,有利于争取穗大粒多。
(2)三类晚播麦:晚播麦由于个体发育晚、群体小,春季应以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快长为核心。浇水过早会导致地温降低,生长迟缓。但浇水过晚会使分蘖成穗率下降,导致穗数不足,影响产量。因此,这类麦田应当于日均气温回升到10℃以上,小麦进入起身期进行水肥管理。此时气温已较高,灌水降温的不良效应减小,而水肥促根壮蘖,提高成穗的效果明显。
(3)问题麦田:个别因冻害、药害导致黄苗弱苗的小麦,返青后喷施芸薹素内酯和叶面肥,起身中期灌水追肥,结合灌水可施用含硝态氮、铵态氮的速效氮肥,促进麦苗快速转化升级。
(4)旺苗:播种较早,冬前发育到6叶以上、越冬群体达到100万以上的麦田,于小麦起身前进行镇压。水肥管理推迟到拔节中后期(春5叶露出),可有效控制苗情过旺生长,抑旺转壮。
由于今年土壤墒情好,更应注重推行节水技术。畦灌地块灌水量40~45方/亩,喷灌、微喷灌小麦灌水量25方/亩。底肥充足地块,结合起身—拔节期灌水追施尿素15~18公斤/亩。一般地块不追施钾肥,土壤偏沙或缺钾地块,可选用速溶的氮钾复合肥追施氧化钾2公斤/亩。
02
抽穗——开花期
根据降水情况,合理安排小麦抽穗——开花期灌溉。一般年份于抽穗——开花前后进行第二次灌水。畦灌麦田可于开花前后灌第二水,灌水量40~45方/亩。喷灌、微喷灌小麦可提前到抽穗期,灌水量25方/亩。注意小麦盛花期不宜喷灌,以免诱发赤霉病。
03
灌浆期
一般年份畦灌麦田实施春2水节水灌溉技术,不浇灌浆水,喷灌、微喷灌小麦于开花后20~25天浇灌浆水,灌水量15方/亩。
(二)密切关注测报,防治病虫草害
今春土壤墒情好,田间湿度大,麦田草害、条锈病和根部病害偏重发生几率增加,要密切关注有关病虫草害测报,注重田间调查,及时防治。重点是防除杂草,预防条锈病、根腐病、茎基腐病、赤霉病。注意监测新发虫害草地贪夜蛾发生。
01
春季杂草防治
小麦返青期至拔节前是杂草防治的关键时期,根据分类防治的原则,采用“适时、适药、减量、加助剂”的技术,做好杂草化学除治。
当日平均气温回升到6℃以上时,抓紧进行禾本科杂草化学防治。以雀麦为主的麦田,选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每亩3克,或4%啶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每亩15毫升。以节节麦为主的麦田,选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每亩25毫升。以野燕麦、大穗看麦娘为主的麦田,选用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每亩70毫升,或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或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每亩10克。以上药剂在喷施时桶混植物油助剂(用水量的0.3%~0.5%)。春季防治禾本科杂草应严格掌握用药时间、温度和用量,用药时间宜早不宜迟,返青后尽早喷药,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喷药前、后两天出现零摄氏度以下低温,用药浓度不宜高,否则容易出现药害,希望农户高度重视。
当日平均气温回升到10℃以上时,进行阔叶杂草化学防治。以阔叶杂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为主的麦田,选用50克/升双氟磺草胺悬浮剂5毫升/亩与56%2甲4氯钠可湿性粉剂80克/亩或87.5%的2,4-滴异辛酯乳油40毫升/亩或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4克/亩等混配,并添加植物油助剂(用水量的0.3%)。
返青——拔节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等病害的侵染扩展高峰期,在化学除草时要采取除草剂、杀菌剂混配用药进行防治。杀菌剂可选用三唑酮、三唑醇、戊唑醇、丙环唑等。对部分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可在返青—拔节期,于小麦茎基部喷淋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咯菌腈、丙环唑、戊唑醇、氟硅唑等药剂,按照说明书推荐用药量,建议亩用水50公斤/亩。
02
监测小麦条锈病发生,随查随治
近期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监测表明,受冬前菌源量大、冬季大部气温偏高和雨水偏多等因素影响,近期小麦条锈病在汉水流域、黄淮南部和西南地区发生范围广,局部病情较重,全国总体病情接近重发的2017年同期。又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报,2月份,我国汉水流域、黄淮南部气温偏高,虽降水正常到偏少1~2成,但田间墒情较好,总体有利于病害蔓延扩散。因此,河北省需密切跟踪病情,及时做好早期防控,重点调查南部地区麦田,一旦发现病情力争做到随查随治,可最大程度控制病情扩展。防治措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5~40克/亩、25%戊唑醇12~15克/亩、25%丙环唑乳油30~40克/亩,腈菌唑、烯唑醇、氟硅唑等药剂也有较好的防效,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03
关注草地贪夜蛾发生,选对路药剂
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我国新发重大虫害,2019年在27个省(市、区)造成玉米上的危害,全国17种作物和5种杂草上均发现该虫。据我国植保专家预测,2020年将是草地贪夜蛾全面暴发的一年,对小麦也有严重的威胁。去年秋冬,在广西、云南、河南、安徽、陕西、山东等地已经发现了草地贪夜蛾为害小麦的现象。今年3~4月份快速北迁时,我省小麦可能受到危害,需要加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防控。据我国植保专家研究,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对传统有机磷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较高的抗性,选择酰胺类农药、Bt(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可以有效防治。
04
抽穗——灌浆期做好“一喷三防”
小麦生育后期,蚜虫、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害进入高发期,抓好病虫害防治,是保根护叶、延长绿叶功能期、提高千粒重、实现丰产丰收的重要措施。据农业农村部预报,今年小麦生产后期,要以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和麦穗蚜等病虫害为重点。抽穗期防治吸浆虫成虫、麦蚜,可用吡虫啉或吡蚜酮,混配菊酯类杀虫剂。防治赤霉病,选用咪鲜胺、氰烯菌酯、烯唑醇或肟菌酯+戊唑醇,兼防白粉病、锈病。花期降雨,雨后马上再喷一次。此外,还应加入4%腐植酸50~100毫升/亩或5%氨基寡糖素水剂80毫升/亩+0.3%磷酸二氢钾,以增强小麦后期抗逆能力。灌浆期重点控制麦蚜、白粉病、锈病、等病虫害,兼防早衰、干热风。选用氟环唑+噻虫嗪+菊酯类杀虫剂+磷酸二氢钾科学混用,防治病虫,防早衰和干热风,一喷三防,一喷多效。
(三)增强防灾意识,预防倒春寒
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重点防范早春“倒春寒”危害。2月13开始的降温过程虽然降温幅度大,但小麦尚处于越冬期或返青初期,抗寒性较强,预计不会造成明显冻害。我省小麦倒春寒灾害主要发生在起身——拔节期,尤其拔节后倒春寒灾害风险高。此阶段寒流来临前,小麦发育进程较快的地区及品种、缺墒麦田、抗寒性较弱的品种要及时进行灌水,以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预防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及时采取追施速效氮肥、喷施芸薹素内酯等补救措施,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减少损失。寒流来临前,喷施抗逆调节剂可以减轻冻害发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