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板结 土壤板结是由于土质黏重,有机质含量少和浇水不当引起的。床土表面干硬结皮,阻碍空气流通,妨碍种子呼吸,不利于种子发芽,已发芽的种子因被板结层压住,无力顶破硬土钻出土面,种子闷死或幼苗茎细弯曲,子叶发黄,成为畸形苗。采取方法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播种时浇暗水后覆地膜保湿,不要浇明水。
2、出苗少 原因一是种子发芽率低;第二是种子消毒时浓度过高或烫种时温度过高,降低了种子的生活力;三是播种时地温过低,浇水量过大;四是土壤中混有除草剂,尤其是大田中使用的除草剂,或者覆土过厚。针对上述原因进行分析,并挖开检查,采取相应解决措施,如发现种子已丧失发芽能力,只得毁种重种或购买壮苗。
3、出苗不齐 一是种子质量不好,出牙不整齐,有的出土早,有的刚发芽;二是使用生粪、化肥不均,苗床质量差,地势不平,坷拉多,浇水、播种覆土不均匀;三是苗床地温不一致以及遮阳处地温低,苗少甚至不出苗;四是苗床滴水或有地下害虫等。要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4、带帽出土 由于土壤干燥,覆土过薄,以致土壤对种壳压力不够引起的。应在种子拱土时覆一层土。
5、烧苗 由于施化肥或生粪、农药过浓以及氨气熏蒸造成的。
6、徒长苗 一是温度过高,特别是夜温过高,秧苗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养分多;二是偏施氮肥;三是水分充足,湿度过大;四是光照不足。解决的方法是增强光照,降低温度,当发现秧苗过密时,及时分苗,扩大营养面积;发现苗已徒长时,应及时通风降温,控制浇水,降低湿度,喷施磷、钾肥料;也可用0.2%的矮壮素或30毫克/升的多效唑喷施,使叶片浓绿,茎杆粗壮。
7、僵化苗 幼苗矮小,茎细,叶小,根少,不易生新根,花芽分化不正常,易落花、落果,定植后缓苗慢。主要原因是苗龄过长,长期处于低温、干旱状态造成的。所以,防止徒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僵化苗的产生。解决的方法是及时浇水,防止苗床干旱,适当提高苗床温度。
8、苗期病害 主要是猝猝倒病和立枯病。
(1) 猝倒病。症状是发病初期,靠近地表处的茎基部,首先出现像开水烫过似的淡绿色病斑,病斑很快扩大并绕茎一周,使茎变软并成为黄褐色线状病斑,病情发展很快,以致子叶还未萎蔫(仍然是绿色)时,幼苗便已经倒伏而死亡。
防止方法是选用未种过菜的大田土做床土。如果用旧床土,必须进行高温发酵消毒。床土里拌匀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发好腐熟。播种时应用药剂进行床土消毒。播种量不应过大,并应及时移苗。苗期管理时,床土不要积水,防止幼苗徒长。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并结合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有代森锌、百菌清、多菌灵、克菌丹等。病苗拔出后,选用上面任何一种农药与洁净的干细土拌匀后,撒在拔出病苗的附件床土表面。也可用铜氨合剂喷洒。
(2) 立枯病。 症状是患病的幼苗在茎的基部产生暗绿色病斑,刚开始发病,幼苗白天萎蔫,傍晚或清晨又可恢复。但病斑逐渐凹陷并扩大,绕茎一周,幼茎收缩,导致幼苗死亡,幼苗并不立即倒伏,仍保持直立状态。拔起病苗,可看到茎的基部病斑处有淡褐色、蜘蛛网状的菌丝体,这些症状可与猝倒病相区别。在湿度过高、床土结构不好、透气差的苗床最易发病。防治方法同猝倒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