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番茄病毒病
1.1 品种选择。可选用佳粉17。
1.2 种子消毒。播种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 ~ 30分,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1.3 土壤消毒。连作地块,病毒极易在土壤中积累,翻地前亩用100公斤的生石灰或5公斤高锰酸钾土壤消毒,定植前浇小水,以防烧苗,一般3 ~ 4年处理1次。
1.4 培育壮苗。适当地扩大苗床,以防幼苗拥挤。要经常观察,一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掉。
1.5 接种病毒疫苗。定植前,用30%的植物病毒疫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全叶喷洒,一般7天1次,连喷2次。
1.6 加强田间管理。栽培中避免缺水、脱肥现象。同时加强对蚜虫、白粉虱和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常用药剂有:20%蚜虱净乳油2 000 ~ 2500倍液;30%喷螨克乳油2 000倍液,全株喷洒。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增施微量元素铜、钼、锌、硼等。植株调整方面,适当地晚整枝。
1.7 药剂防治。缓苗后,用30%植物病毒疫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加入适量的豆汁、米醋和白糖全叶喷洒,10天1次,连喷2次。发病初期用500倍高锰酸钾溶液灌根。同时叶面喷施20%病毒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天1次,连喷3次,治愈率可达85%以上。
2 番茄晚疫病
2.1 症状。以叶和青果受害重,幼苗染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致全株萎蔫或折倒,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白霉;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和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不规则形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高湿时,叶背病健交界处长白霉;茎上病斑呈黑褐色腐败状,引致植株萎蔫;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形状不规则,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2.2 防治措施。①与非茄科实行3 年以上轮作,合理密植,及时整枝。②药剂防治。预防或发病初期选用2000型可杀得1 500倍;发病后选用58%瑞毒霉锰锌、或64%杀毒矾、或50%甲霜铜或克露6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续3次。
3 番茄筋腐病
3.1 症状。主要危害果实。幼果开始发生,主要为害1 ~ 2穗果,在果实肥大生长期果面上出现局部褐变,个别果实呈茶褐色变硬或呈坏死斑,剖开病果可见维管束呈茶褐色条状坏死斑、果心变硬或果肉变褐,失去商品价值。番茄筋腐病一般不易从茎叶表现看出症状,但剖开距根部70厘米处的茎部,可见茎的输导组织已遭到破坏,呈褐色病变。
3.2 防治要点。①选用抗性品种,如早丰、淅杂805等。②科学确定播种、定植期,不要过早播种。注意轮作换茬,缓和土壤养分的失衡。③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④提倡喷洒多元素复合液肥,如喷施宝、生多素、叶绿素,隔7天1次,共喷1 ~ 4次。
4 番茄青枯病
4.1 症状。由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病株中午萎蔫,傍晚恢复。2 ~ 3天后枯死后,植株仍为青色,但维管束变黑褐色,髓部变褐色腐烂,用手挤压有白色细菌粘液溢出,高温高湿利于发病。
4.2 防治要点。①实行3 年以上轮作,水旱轮作最好。②采用高畦栽培,便于及时排水,育过冬苗,早定植。③增施石灰,调节酸碱度,土壤提前翻犁晒白。④及时拨除病株,并施石灰于穴中;发病初期用150 ~ 200毫克/公斤农用链霉素灌根,每株0.25 ~ 0.5公斤,每10天1次,共灌2 ~ 3次。
5 番茄烂果病
5.1 发病原因。引起番茄烂果的原因:一是菜田土壤干旱缺水,致使幼果缺水发生脐腐病。二是果实膨大期间施肥欠科学,多氮肥而磷钾肥不足,尤其是缺乏钙肥,严重阻碍幼果脐部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无法形成果脐钙,使果实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减弱而患脐腐病。三是由真菌引发的晚疫病,致使青果产生暗褐色病斑而不能食用,对产量影响很大。
5.2 防治措施
5.2.1 合理施肥。棚室栽培番茄除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做底肥外,还应每亩施入30 ~ 4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作底肥,以防缺钙。
5.2.2 进行地膜覆盖。既可以提高地温、增强根系的吸肥水能力,又可以保持土壤水分的相对稳定,减少钙质营养向地表积聚。
5.2.3 叶面喷肥补钙。于番茄坐果后喷施2%的过磷酸钙或1%的氯化钙液2 ~ 3次,每次间隔10 ~ 15天。
5.2.4 撒施草木灰。在通常下,每亩用200公斤的鲜干草木灰,结合中耕松土混施于7 ~ 8厘米的土层中,如此既能为番茄提供钾素营养,又能疏松土壤,杀灭沤根病菌。
5.2.5 适期喷药保护。在发病初期或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时,及早用药防治。常用药剂有1∶200倍的波尔多液、75%百菌清600倍溶液、40%乙磷铝200倍液和70%代森锰锌400 ~ 600倍液。每隔7天用药l次,连喷2 ~ 3次。药液以喷植株的中上部叶片和果实上为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