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间苗与定苗
棉花的播种量远远大于计划留苗数,出苗后棉苗拥挤,因此及早间苗、适时定苗,使棉苗能得到一个适当的营养面积,是促进壮苗早发、减少病苗、死苗的重要措施。间苗分2次进行,棉苗出齐后进行第1次,以叶不搭叶为准;第2次在1 ~ 2片真叶时进行,苗距以定苗株距的一半为宜。定苗在2 ~ 3片真叶时进行,盐碱地3 ~ 4片真叶时进行。苗期气温不稳定或病虫害严重的地区,可推迟到3 ~ 4片真叶时定苗,按规定的株距留苗,灵活掌握在远近不过3厘米的范围内,留壮苗去弱苗。间、定苗时都要求选留壮苗、大苗,拔除病苗、弱苗、杂苗。
2 中耕除草
中耕可调节土壤中的温度、空气、水分、养分,对发根壮苗极为重要。苗期中耕一般在棉花现行时开始,土壤板结地温低,粘土地土壤结构差及杂草较多的地块,都要进行早、深中耕;旱薄棉田在干旱情况下,要浅锄保墒,不宜进行深中耕。苗期中耕深度为3 ~ 5厘米,并要掌握行间深、株边浅的原则。北方棉区的平水地和盐碱地棉田,苗期为提高土温,促进根系生长,中耕深度可稍深。
3 追肥与灌水
苗期追肥要求早施、轻施、看苗施。对叶色淡黄、茎秆细弱、红茎较多的三类苗要偏施追肥;小苗多施,大苗少施。由于苗期需肥不多,对土壤肥沃及施足基肥的棉田,可不施或少施追肥。北方棉区一般棉田在定苗后,开沟条施或穴施,施硫酸铵4 ~ 5公斤/亩或碳酸氢铵7.5公斤/亩。
4 防治病虫害
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碳疽病、褐斑病、红腐病及茎枯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蓟马、地老虎、红蜘蛛等。要及早防治,避免造成严重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