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8cc银河官网娱旱作农业研究所、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有关小麦专家,对衡水市及周边冬小麦苗情、墒情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小麦播种期间受天气、土壤干旱影响,小麦播种全部为造墒播种/播后灌水,造墒播种面积大范围增加,大部分麦田播期集中在10月中旬前后,小麦播种高峰期不集中,10月下旬末播种结束,造墒播种地块出苗质量较好。据冬前衡水综合试验站所属示范县苗情调查情况看,一二类苗总比例87.1%,三类苗比例12.6%,旺苗比例0.3%,主体麦田长势均衡,整体苗情接近常年,但旺苗应多加注意,春季冻害风险较大。越冬期间冬季有效降水少,土壤干旱风险加大,部分地区旱象显现,土壤墒情偏差。同时,部分秸秆还田麦田,土壤暄松,苗情较弱。越冬期气温偏高,进入2月以来,近期气温回升较快,旱情有加剧趋势。
当前,“立春”已过,“雨水”将至,冬小麦将陆续返青起身拔节,正是加强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稳穗增粒的关键时期。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气候特点,春季麦田管理应以“抗旱保苗,分类指导”为主攻方向,切实抓紧抓好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具体管理中,要遵循“因苗施策,分类管理,节肥增效、绿色防控,稳穗增粒、抗逆保丰”的技术路径,强化技术措施落实,夯实夏粮丰收基础。其中:1)对旺长麦田,返青期碾压或深锄断根,抑制分蘖滋生;起身初期化学调控,预防后期倒伏;推迟春季肥水,拔节中期追肥浇水。2)对冬前过旺、返青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拔节前期追肥浇水。3)对晚播弱苗,开春后及早中耕划锄,提温保墒、促苗早发;适期追肥浇水以促进小麦生长。4)对壮苗麦田,拔节期追肥灌水,促进小麦稳健生长。5)对旱地麦田,趁墒追肥,保冬前分蘖成穗,促春生分蘖早发快长,争取穗数保产量。现将管理建议分述如下:
一、镇压划锄,保墒增温。
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使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沉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养分,减少水分散失。对于吊根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导致土壤暄松的地块,一定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以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在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的作用;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长,起到控旺转壮作用。划锄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灭草等效果,早春划锄最好和镇压结合起来,一般是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作用。
二、科学运筹春季肥水--分类管理,控旺促弱。
1、对旺长苗,应以控为主。
旺苗麦田一般年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这类麦田由于群体较大,叶片细长,拔节期以后,容易田间郁蔽、光照不良,导致倒伏。对这类麦田在返青至起身阶段及早镇压,可有效抑制春季分蘖和基部节间过度伸长。旺长严重地块可镇压2—3次,春季追肥浇水推迟到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
2、三类苗,应以促为主,促苗情转化升级。
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开始划锄,增温促早发。同时,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追施氮素化肥和磷肥,促根增蘖保穗数。只要墒情尚可,尽量避免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土壤透气性延缓麦苗生长。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时,三类苗可以施肥浇水,亩施5—8公斤尿素,促三类苗转化升级;到拔节期每亩再追施5—8公斤尿素,促进穗花发育,增加每穗粒数。
3、对二类苗,重点是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应在小麦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4、对一类苗,突出水肥后移。对地力水平较高、返青亩群体茎蘖数70—80万的一类麦田,在小麦拔节中期追肥浇水,以获得更高产量;对地力水平一般、返青亩群体茎蘖数60—70万的一类麦田,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5公斤。对旱地麦田,应在早春土壤化冻后抓紧进行镇压划锄、顶凌耙耱等,以提墒、保墒。
5、弱苗麦田,要在土壤返浆后,借墒施肥,促苗早发;一般弱苗麦田,应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间降雨后,抓紧借雨追肥。一般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施氮肥时配施磷酸二铵,促根下扎,提高抗旱能力。
6、对冻害麦田,冬前和越冬期冻害较重的麦田,要早管促早发,及早采取管理措施。早春适时搂麦或划锄,去除枯叶,促新生叶早生快发。在土壤解冻后及时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缺磷地块亩施氮磷复合肥20公斤左右,促进分蘖成穗。在拔节期再根据苗情酌情追施氮肥或氮磷复合肥,提高穗粒数。
三、统防统治--防控病虫,化学除草。
做好纹枯病、全蚀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地下害虫、麦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注意科学选药、安全用药,及时防治、联防联治。要精准用药,绿色防控。
一是加强春季防治。春季是麦田病虫草害的多发季节。由于冬前化学除草面积较小,应强化返青后的化学除草工作。要大力推广分期治理、混合施药的春季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返青至拔节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和病毒病的又一次侵染扩展高峰期,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草害的危害盛期,是小麦综合防治关键环节之一。二是注重后期“一喷综防”。小麦生长发育后期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高峰,各地要根据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一喷三防”,将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科学配方、混合喷洒,综合控制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枯病、蚜虫等多种病虫危害。
杂草防治方面:对于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可在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白天气温高于10℃防除效果最好,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下午4点,根据当地草情、草相等实际情况,选准对路药剂,采用适宜剂量,科学开展麦田杂草防除。以播娘蒿、荠菜、牛繁缕、麦家公、猪殃殃、泽漆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苯磺隆或氯氟吡氧乙酸(商品名:盾隆)等药剂进行防除;以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酸(商品名:麦极)或精恶唑禾草灵(商品名:骠马)等药剂防除;以节节麦、蜡烛草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甲基二磺隆(商品名:世玛)等药剂防除(因春季用药容易产生药害,要格外注意时间和药量);对于阔叶草和禾草混生的麦田,可根据草相,选用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商品名:盾隆)和精恶唑禾草灵(商品名:骠马)等按一定比例混配使用。化学除草技术性强,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注意酸碱性要一致,防止除草剂药害事故的发生。
病虫害防治方面:1、防治纹枯病,选择使用井冈·蜡芽、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申嗪霉素菌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严重发生田,隔7-10天再喷1次。要注意将药液喷淋在麦株茎基部,以确保防治效果。2、对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发生较重田块,返青期用上述三唑类杀菌剂喷淋或灌根,可减轻病害发生程度。3、对小麦白粉病,可选用三唑酮、丙环唑、戊唑醇等药剂防治,严重发生田,间隔7~10天再喷药一次。4、对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或10天内有5天以上阴雨天气时,应全面开展病害防控,天气状况不利时,首次施药时间要提早至抽穗期。药剂品种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氰烯菌酯、烯肟菌酯、戊唑醇、咪鲜胺、多菌灵等,用药量要足,喷液量要大,喷洒要均匀,保证防治效果。5、防治小麦吸浆虫要严把蛹期和成虫期防治两个关键环节,一般发生区做好抽穗至扬花前的成虫防治。
四、预防冻害,及时补救。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适量氮肥,然后浇水,促进受冻小麦尽快恢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