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讨抗逆、低木质素(褐色中脉)高丹草“三系”杂交种育种创新技术,加速高丹草新品种选育进程及在生产中的推广利用。9月11-12日,旱作所在衡水市举办了抗逆、低木质素(褐色中脉)高丹草“三系”杂交种选育及生产利用技术研讨会。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农业大学毕玉芬教授,甘肃省农科院原副院长贺春贵研究员,国家牧草体系草田轮作岗位专家曹文侠教授,以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安徽科技学院、内蒙古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克劳沃(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专家参加了会议,旱作所鲁关立所长出席研讨会。
参会专家代表考察了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站牧草育种田间试验,旱作所科技人员分别就褐色中脉高丹草、青贮玉米以及苜蓿新品种选育试验,不同粮草种植模式试验、苜蓿季节性套种青贮玉米试验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汇报。随后与会人员考察了在沧州中度盐碱地(土壤含盐量5‰)示范种植的抗旱、耐盐、低木质素(褐色中脉)高丹草新品种冀草6号的田间长势,科技人员就冀草6号褐色中脉高丹草突出特性,以及中度盐碱地“冀草6号+饲用小黑麦”复种关键栽培技术等情况进行了重点汇报。
研讨会上,来自甘肃省农科院原副院长贺春贵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朱永群研究员、安徽省科技学院李杰勤教授,以及旱作所牧草室李源博士分别作了《饲用高粱的性状特征》、《苏丹草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高粱褐色中脉基因bmr-6和bmr-1基因的研究进展》和《抗旱、耐盐、低木质素(褐色中脉)高丹草杂交种选育及应用》的学术报告。与会人员就抗逆、优质、褐色中脉高丹草育种卡脖子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后期加工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技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展示了旱作所选育的抗逆、低木质素(褐色中脉)高丹草三系杂交种冀草6号在盐碱地的优势,可为河北省盐碱地高效利用及大食物观下草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品种及技术支撑。